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简报|2022年秋季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隆重举行

国际货币研究所 IMI财经观察 2023-03-28

10月27日上午,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主办,植信投资研究院合办的“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

IMF驻华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副代表李鑫,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高级金融专家Torsten Ehlers、Charlotte Gardes,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钱宗鑫,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芦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研究员杨子荣等来自欧、美、亚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十余家媒体参与报道。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张之骧主持。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张之骧

钱宗鑫副院长首先做开场致辞,对各位嘉宾的参会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他指出,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期全球经济增速下调,全球通胀上升。全球经济持续面临异常巨大的风险,政策制定者应专注于恢复价格稳定和减轻生活成本压力。最后,钱宗鑫副院长期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并预祝本次发布会圆满成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钱宗鑫

Steven Barnett先生首先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现在全球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和低收入国家两项严峻挑战,重中之重在于稳定宏观经济形势。从经济体量来看,现可以将全球分成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经预测,通货膨胀将持续走高,预计通货膨胀会在2024年12月份回落到疫情前的水平,各国央行应果断采取行动,在不影响经济复苏增长速度的前提下适当收紧货币政策。疫情背景下,全球进入最大的经济衰退时期,低收入国家和脆弱经济体受到影响尤为重大,债务压力和融资成本持续提高,应呼吁国际组织和发达经济体采取一致行动。IMF也对受困国家进行了贷款与援助,帮助低收入国家实现债务减缓,同时安排6500亿美元的SDR特别提款权政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韧性信托基金,对各国提供以项目为基础的项目融资贷款。

IMF驻华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

接着,李鑫先生就亚太区域经济展望发表了演讲。他提到,IMF发布的全球经济预测把亚太地区今明两年的增速分别下调至了4%和4.3%,远远低于过去20年来亚太地区年均增长5.5%的水平。尽管如此,在全球经济日趋暗淡的背景下,亚太地区仍然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中国经济在2022年受到了疫情、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压力,以及外需减弱的三重影响。中国政府在2022年采取了非常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大盘,促进经济恢复,这些政策对于经济的抬升作用是正的0.6个百分点。关于政策应对,基于亚洲通胀水平的预测,不能排除核心通胀会更加持久的可能性。在这种可能性下,就需要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帮助各国央行稳定通胀水平和通胀预期。财政政策方面,各国政府在动用财政政策支持经济的时候要更加有针对性,这些财政政策应该是暂时的,要有一个退出机制,而且要预算中性。为应对“疤痕效应”的影响,各国政府应推动结构性改革,以在中长期促进增长。同时,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力度。并且在多边主义的框架下解决全球经济面临的棘手问题。

IMF驻华副代表李鑫

随后,Torsten Ehlers先生和Charlotte Gardes女士就如何扩大EMDEs的私人气候融资发表主题演讲。他们指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私人投资带来众多挑战,需要多管齐下,跨越复杂生态推动改进。

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高级金融专家

Torsten Ehlers、Charlotte Gardes

最后,连平首席就中国的宏观政策如何促进推动实现稳增长的问题发表演讲。由于疫情冲击带来不确定性、国内需求修复较缓、国际经济形势的预期不稳定性和出口贸易的冲击等因素,今年四季度与明年,外部压力有增大的趋势,首先需要积极财政政策持续靠前发力,为各项财政政策出台以及落地提供了充足的财力支持,针对性地加大力度支持薄弱环节,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其次应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基调。美联储激进货币政策的施行对世界经济造成冲击,国内货币政策本应跟随紧缩,但是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局面下难以实现,需要理清思路、以我为主,把稳增长放在政策目标的首位,做好内外平衡政策方面的安排和考量,维护金融市场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再次,应做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的协调配合,寻找需求和供给的问题症结,坚持稳健扎实的大方向,把握两者作用机制,依据各自优势灵活选择运用政策工具箱,动态调整宏观管理部门间的职能划分,关注市场,防范政策风险间的动态传导。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

研讨环节由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主持,围绕中国面对全球经济形势如何应对的主题进行。讨论中Steven Barnett表示,虽然全球形势为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对中国未来长期经济走势保持乐观,需要进一步坚持科学的经济政策。李鑫指出,疫情后恢复内需需要调动私人部门的积极性,稳定预期,在政策角度稳定经济大盘,在中长期贯彻结构性改革;同时他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实现经济领域高质量的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全民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杨子荣提出,此次美元指数快速上涨主要的驱动力是美联储持续大幅度的加息,预计美联储将在明年上半年放缓加息节奏甚至停止加息,届时美元指数可能见顶回落;美国目前的高通胀与低失业率的经济形势主要源于过去两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强势的纾困政策,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经济大概率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发生衰退。芦东认为,短期中由外围经济不确定性和跨境资本流动状况来看,人民币亦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但可能会在宏观审慎等政策的作用下得到缓解,充足的外汇储备支持下,人民币会在合理均衡水平下保持相对稳定。此外,明年全球经济可能面临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全球低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等风险,需要各个国家依据本身的货币体系或者政策机制施策,实现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

研讨环节

据悉,《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人员撰写的经济概览,着重分析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并对经济前景进行预测,于每年春季和秋季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长期稳定合作伙伴,每年定期联合发布该项报告,共同致力于货币金融战略的研究和探讨。

撰稿: 贺煦

本文监制: 董熙君



版面编辑|王懿萱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朱霜霜



近期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